
最近有闲心情,准备把自己日常所见、所闻、所思弄一个专题,题目都想好了,乱像中国。
写下这个名字,感觉有点愤青。我已经过了偷偷摸摸听美国之音的年龄,现在也不流行这样了。现在流行的特立独行,已不是关于思想,而是行为。如果你衣着怪异,你行为异常,或者更上一个层次,你性格与众不同,如有些中性,估计就比较符合潮流。
现在,还有多少人有这个闲工夫关注这么“宏大”的命题呢。就叫做万象中国吧,看起来不哗众取宠些。
最近看《九型人格》,对号入座,自己是第五种,观察者。看来,这种能够抽离个人的观察正好是我所长。希望自己看这个世界会更冷静,有些许新意。当然,这些并不能指望大家的共鸣。自己的看到的也未必是别人看到的,或者愿意看到的。想想现在一些所谓最红的博客,小学生的流水账,竟然红得一塌糊涂。莫名其妙到怎么想也想不通的地步,所以就权当做锻炼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吧,磨砺一下自己的思维能力,顺便练习一下文字。正好在自己工作(管理咨询领域)也用得上,养家糊口还是更重要阿。
上周,一篇关于贾平凹的《高兴》书评竟然被点点同志推荐到新浪大众书评首页,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当晚还兴师动众的群发短信,告诉身边朋友。感觉里,就像自己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梦想实现了一般。记得从小我就更喜好数学,只是到了初中时,同桌是个文学爱好者。常常从图书馆借些《星星诗刊》之类的书看,还自己写些诗,让女同学都钦佩不已。最让我羡慕不已的是他竟然还在这些杂志上偶尔发表一两首。从此,我就立志补足文学。现在开始也慢慢练手写些东西。上次听说我那个同学已经在县政府任职,估计现在写得更多的是领导发言稿了吧。而我才开始关注属于个人或者文学的东西,迟别人一步。
我是什么反应都慢半拍,比别人明白得慢些。跟谈恋爱一样,身边的同学一些都开始做父母了,我却还未开始。今天我开始试图理解身边发生的变迁,估计大家是早就明白了且有了对策,抑或是我还是看起来明白,实际上没摸到门道。
管它呢,全当自己明白吧。茶余饭后,给自己些消遣。
发布者:欧芝士,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ouzhishi.com/?p=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