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经常坐飞机,常常是看看机上读物,然后吃点心,闭目养神,睡觉休息。如果时间再长点,就拿出电脑看看电影打发时间。
这次有机会到北京出差,在座位上安顿好,安静的读着报纸等待起飞。这时候,一个女孩子直奔我旁边的座位而来。短发,个子不高,微黑,背一背包,拿一纸袋,一不小心,纸袋破了,护照、面条、零食撒了一地。看看护照,应该是准备到北京转机出国读书。心里就琢磨,要出国留学了,怎么东西都不准备好呢,看来习惯不好。帮她捡散落在座位下的东西,顺便也聊了起来。原来她是学管理的,因为国内航班,超重,临时拿出些东西。原来错怪她了。
然后我们愉快的聊天。以前,都是从网上零星看到一些国外教育与我们的差别,今天终于可以更直接的接触到身处其中的人,让我对这种差别感受也更直观了。
短短的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第一次把旅行弄得这么愉快。根据我的观察,在飞机上,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更多的是闭目养神,很少会关注坐在身边的人。
这次愉快的经历却告诉我,也许,你身边的这个人值得你关注。不然,我们就擦肩而过,很难看到他的价值,甚至还会有误解。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是,如果我们的心门没有打开,去关注那些相聚然后散去的人,得到的只是旅途的寂寞。
我期待着,下一次,在路上,坐在我身边的将会是谁?
—
(这次聊天,对国外学习的两点觉得有些意思,记录如下:
1、平时她们难有机会问老师问题,因为老师一下课就走。这与我想象的或印象里不一样。我一直以为国外老师与同学关系应该不像国内这样冷漠与疏远(中国研究 生跟老师关系也好,不过是变了味的好,因为是学生的老板嘛)。不过她们可以发电子邮件向老师提问。发问的规则是最好不要超过15个单词,老师回答也很简 单,只会告诉你朝哪个方向思考,或者推荐你去看什么书。这是个好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解决问题能力。
2、他们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个作业,四个人一个小组,共同去查资料,讨论然后分工完成。整个作业完成会有130~140页,引用的东西要注明,老师会检查,直接引用不能超过5%。然后四个人分别就这个作业答辩。这种方式也不错,培养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
发布者:欧芝士,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ouzhishi.com/?p=4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