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思维的突破,我们能够将领导力提升至新高度、新境界,让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有价值。
1. 瞎忙的管理者,你需要思维“破局”。
“我每天都很忙,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在忙些什么!”这是不少管理者的心声。管理者已不知不觉陷入了死循环:“很忙→天天加班→状态不佳→难有成效→变得更忙”。
如果我们还天真地认为仅仅效率不够,试图改变状态,通常都是徒劳的。真正的症结是管理思维和时间管理都存在问题。
想要解决问题,不是投入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精力,而是停下来想一想,理清思路。
只有停止低水平的勤奋,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能实现破局。
关于管理者思维转变和突破的模型和书籍很多,我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管理者面临三大突破:赋能团队、构建机制、精准定位。

2. 赋能团队:“事必亲躬”到“有人分劳”。
“
“一个好的领导者,不是成就自己的完美,而是成就他人的完美。”——美国前总统里根。
很多管理者带不好团队,根源在于喜欢直接拿结果。
接到任务,第一反应是考虑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当看见员工解决不了问题,也忍不住撸起袖子自己上。
管理者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团队协作的共赢模式。
直接干活拿结果,一定会有直接的成就感,我们要抵抗这种短期快感。
成为管理者后,你要面对永远做不完的事情。我们要第一时间考虑团队资源、人员能力,思考谁能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如何协调其他部门资源共同完成。
我们要放低姿态,拉近与员工的距离,激发和释放团队每个人的潜能,形成合力。
在赋能团队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下原则:
- 接受不完美: 不要试图把下属变成自己的复制品。
- 授权赋能: 学会放手,变管控为授权赋能。
- 允许犯错: 打造宽松的环境,允许探索和创新。
- 跟踪辅导: 关注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做教练而不是发号施令。
3. 构建体系:“扬汤止沸”到“釜底抽薪”。
“
“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这是避免问题再次发生的唯一途径。”
管理者大多喜欢直线思维,一遇到问题,就撸起袖子直接解决,不考虑和分析深层次的原因。
管理变成了打地鼠游戏,解决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冒出来了,自己变成“救火”队长,问题消灭不完。
你发现的是表面问题,问题一定不会被根本性解决。
优秀的管理者要学会“解剖麻雀”,对那些重复发生的问题,应主动分析根本原因和根本矛盾,找到流程和制度方面的改进,防止出现类似问题。
通过运用机制、流程和制度等手段,构建和优化管理体系,看似耗费了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却有可能是一劳永逸的方式。
具体我们要遵循的建议如下:
- 分析根因: 通过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
- 抓住主要矛盾: 你希望他们接下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你希望何时完成?
- 优化机制流程: 这个过程将如何使他们受益?你要把公司的目标和他们的个人目标联系起来。
4. 精准定位:“劳而无功”到“纲举目张”。
“
内尔松·雷佩宁曾说:“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是企业经营中最具威力的一个问题。
对管理者来说,你随时要回答两个问题:
- 我需要什么关键行动?
- 如果不执行这个行动会怎样?
每一次管理行动都应该面临艰难选择:我到底把精力放在哪里?
效率高并不等于管理成效,如果你找不到那些本该属于你的关键行动,你做得越多,精力和资源都浪费越严重。
有效的管理不仅仅是忙碌,而是要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对组织的目标和愿景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要求管理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识别并解决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
管理者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清自身定位找到高价值行动:
- 往外看: 我的客户(含内部客户)需求是什么,期待是什么?
- 向上对齐: 组织战略中应该承接的是什么,领导关注和要求点在哪里?
- 时间维度: 业务和管理面向未来有长远的价值在哪里?
5. 总结
领导力提升,不仅是精力的投入,也超越了责任和担当。我们必须将视野提升到意识的层面,把管理思维作为突破的战场。要转变管理者那种忙碌却收效甚微、价值缺失的状态,你可以通过以下3项原则来实现突破:
- 赋能团队: 信任和依靠团队力量,摒弃个人英雄主义。
- 构建体系: 建立和优化管理体系和流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精准定位: 明确目标,识别并专注于那些能创造价值的关键行动。

发布者:欧芝士,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ouzhishi.com/?p=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