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成功了吗

许三多成功了吗

终于拿到了《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现象》的书了。拿到的第一反应是寻找自己的文字在哪个地方,由于图片太茂,半天没找到目录,也就依次翻阅起来。整个读下来,应该是突迷们感想的一个汇总。虽然我胡乱发表了些感想,但我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突迷。因为我至今连电视剧的完整版都没有看过。所以我也就没有大家那么深的感想感受。整本书我最喜欢的应该是总制片张谦先生对这部电视剧拍摄过程的描述了。应为我对这部电视剧的喜欢,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价值观取向,在这些影像和人物背后,有一种有如许三多的单纯的美与善良,应该可以算一部及格的励志剧了。

为什么我只打了个及格的分数呢?相信大多数人突迷都不会认同。其实我也不愿意。但我脑海里却一直以来思考着这样两个问题:

1、许三多算不算成功?

2、如果是成功,他的模式能否为我们所借鉴?

下面我就试图围绕这两个问题说说自己的感想。

关于成功的话题,有点复杂,因为这涉及该怎样定义成功。在这里,我不打算学究式的哲学探讨,我更希望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解读。当然,我也不会试图归纳出所有人认可的成功定义。因为我相信,在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成功定位,虽然不一定合理,但这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由此看来,成功的定义无所谓正确与否的问题。所以,下面我试图从自己个人的理解来谈论这个话题,在此提前声明。

首先,我们从内心角度来看许三多成功了没有。

对比许三多在农村和最后在老A,应该是说个性有很大的成长。但我们应该看到,说这种成长有了质的飞跃还是有些困难。比如说许三多的自卑吧。我记得电视剧剧都快结束了,许三多在一次演习中昏迷后醒来第一反应是说“我是不是又做错了”。相信在整个电视剧的过程中,你也会多少有这样的感觉:许三多不管最后怎样优秀,还是缺了点独立和自信。这种个性的缺陷未能正真弥补让其成功大打折扣。 

我们再从外在来看,许三多有没有成功呢。

许三多从一个农村的无知孩子最终成为了一个卓越的士兵,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成长了。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下面个问题。

a、许三多自始至终也只是个士兵,他没有影响别人的能力。准确的说,应该是没有主动影响别人的意识和能力。

b、许三多有成为优秀士兵的特质,但恰恰也正是这些特质会妨碍他更大的成功。许三多的不思考,一味的服从与接受是士兵最需要的品质。但这些也只能让他成为一个简单服从的机械性的螺丝钉,虽然是最好的螺丝钉。

c、最重要的是,许三多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成分。从整个许三多的成功来看,我的感触是它遇到了几个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好人,比如说班长。当然有人说,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遇到贵人。这我不否认。我更深层次的意思是许三多缺乏影响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的感觉是从许三多个人来说,应该是一定程度上取的了成功。如孔夫子说“修身、齐家”,许三多至少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了。但许三多也仅能做到这样,他没有能力带领别人成功,我们也很难从他的成功中找到可以借鉴的技巧。

上面的结论并不意味着否认了许三多的价值。恰恰相反,许三多有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云“态度决定人生”,当你有了许三多式的执着与简单,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了。

(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执着与简单,该如何培养成熟的个性呢?且听下回分解!)

后记:

过年后就收到了《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现象》的书了,多多少少有些高兴,毕竟,第一本正真意义上有自己文字的书就这样在这个世界上诞生了。

不过,说实话,没有完整把电视剧看完,书也只是囫囵吞枣的看了看,差不多成了马桶书,而不是枕边书噢:)

为了纪念这本特别的书,我早就想写点东西高兴一下,不过如果简单的自我祝贺也太浅薄了点。所以一直没有动笔,加上我一直在思考,许三多成功了吗,我们学他能成功吗?该怎样才算真正成功的个性呢?

最近看了陈佩斯在鲁豫有约的访谈,听了曾士强教授的几个讲座,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估计牛顿当年被苹果砸该就是这种感觉了。于是我就开始在这胡言乱语了。

同时在这里祝贺一下自己。等下一定要买点啤酒。

春天的蓉城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发布者:欧芝士,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ouzhishi.com/?p=4606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07-12-15 2:26 下午
下一篇 2008-03-15 11:25 上午

相关推荐

  • 天灾:逝去的和留下的,让我们祈祷

    这灾难来临,这么突然,多少没有准备的人就这样离去了。离去的无声无息,却留下悲伤。 有人说最悲凉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次这么多学校倒塌了。多少家庭失去了希望与未来。 今天,看到一些幸存下来的学生写下的日记。忍不住泪流满面。在他们还年青或者幼小的心中,伴随的将是怎样的阴影阿。 打开电视,悲伤是迎面扑来。残酷的画面一遍又一遍重复,一次又一次上演。从瓦砾堆中翻…

    2008-05-21
    00
  • 灾难中媒体的责任

    这几天,电视铺天盖地的都是汶川地震的报道。并且大多数是24小时滚动直播。这种报道的方式和强度应该是空前的。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灾区的最好方式。不过遗憾的是转动每个台,基本上都会看到同一个面孔用同样的基调说话。这就让我疑惑。难道每个记者看到的东西,心中感动的东西都一样么? 其实,在报道中,我们远远可以做得比这多: 1、能否在挖掘“新闻价值”同时,考虑一下接受采…

    2008-05-21
    00
  • 解读郭宇宽批判郎咸平

    自从《财经郎咸平》停掉以后,郎先生已经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了,最近因猪肉大涨,所以就想知道一下所谓通货膨胀到底怎么回事,该如何应对,就在网上Google了一下,发现郎先生又开始站出来发言了。 特别找到郎先生在几个论坛的演讲的记录,细读之下,发现郎先生对最近股市大涨、房价越调控越涨以及物价上涨有一个符合逻辑的明晰认识,也能较好的解决我心目中的一些疑问。对他能及时…

    2007-09-01
    00
  • 生活如水

    一 今天是七夕,成都的七夕。好几天前老婆就念叨着要过节了,提醒着礼物。正好“赋闲”在家,得认真陪着老婆逛商场。照例是试衣服、排队、吃饭……在商场来来回回考察了半天,不是太贵,就是太难看。最后,倒是在书店看到了《独唱团》,看看封面,就有些喜欢,加上老婆也喜欢,就买下来。回来的路上,老婆还抱怨说,没完成任务啊,没给她买到礼物。我开玩笑说,不是买了本韩寒的书么,你…

    2010-08-16
    00
  • 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是一只猪,每天吃饱了就躺着,周边很快就鼾声四起,偶尔一两个没睡着的,也都惬意的闭着眼睛,回味刚刚的美食。看看这些家伙,我就莫名的寂寞,就独自开始在圈里散步。 我边走边想,怎么突然自己就变得金贵起来了呢。听说经过最近这不到一年的时间,自己的身价都快翻番了。是吃肉的人的胃口大了么,是吃肉的人多了么,还是自己的同伴被吃得越来越少了。 想起这些,就头痛得睡不着了。…

    2008-06-13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

186-0287-16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197751@qq.com

关注微信
升级大脑程序,破解人性算法